澎湖 - 古色古香廟宇
澎湖天后宮是台灣最早建立的媽祖廟,擁有四百年以上的璀璨歲月,更曾經是明朝都司沈有容與紅毛番韋麻郎談判之處。

天后宮曾多次遭受破壞,其中包括了中法戰爭以及甲午戰爭,1983年成為國家一級古蹟
目前的澎湖天后宮格局與樣貌奠定於1922年(大正11年)之重建。主持建造者為原籍廣東潮州的匠師藍木,這使得澎湖天后宮具有潮州風格,和台灣多數寺廟以閩南風格為主不同。

尤其木雕與彩畫更是由當時台灣一流匠師所打造,反應近代台灣寺廟精緻的雕刻和寫實路線,多用樟木以利細節表現木匠使用內枝外葉的手法做出凹凸的層次

正殿神龕左右兩側,有四幅擂金畫,即以金箔粉畫在尚未完全乾燥的黑漆之上,藉由金粉的疏密表現濃淡。其中前殿後步口的木柱上有錦紋畫,以繪畫模仿錦布包住柱子的裝飾,在台灣十分少見,具有珍貴價值。

澎湖天后宮面向港口,座北朝南,顯示地位極高。廟順坡而建,前水後山,有風水意義。
正殿奉祀金面媽祖,左右護龍分別奉祀註生娘娘以及供奉當地節孝烈婦的節孝祠。
清風閣又稱公善樓,為當地文人聚會之所。

早期曾名「天妃宮」後施琅將勝利歸因於媽祖庇佑,並奏請康熙皇帝敕封其為「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」故改名為天后宮,此外,廟內文物豐富,木刻彩雕頗為精緻,也是澎湖最古色古香的廟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