艋舺清水巖位於台北市萬華區,俗稱祖師廟,與艋舺龍山寺、大龍峒保安宮合稱為台北市的三大廟門。為一座受道教、台灣民間信仰影響極多的佛教廟宇。除主祀宋代高僧清水祖師以外,並配祀天上聖母媽祖、關帝君、文昌君、地藏菩薩、魁星、福德正神等眾神祇。

清水祖師傳說誕生於宋朝福建永春縣,俗姓陳名應也名昭,施醫濟藥、為民祈雨救旱,鄉民為了表達心中的感恩,在清水祖師所居住的蓬萊山石室建精舍,名為清水巖,成為安溪地方的守護神;據說每逢天災巨變前,清水祖師便會落鼻示警,因此又有『落鼻祖師』尊稱。

艋舺清水巖祖師廟不同於一般廟宇坐北朝南的風水,整體建築為坐東朝西,南殿兩側龍虎牆上有磚刻圖案;艋舺清水巖內存有翁有來、翁有麟敬立的石柱楹聯:『為清水,為蓬萊,此地並分 法界;是金身,是鐵面,入門便見真容』以及前殿檐廊左牆上的磚雕為嘉慶22年的遺物,其他大多為同治6年以後所做;艋舺清水巖祖師廟原有三殿,後殿倒塌後現存為三開間兩進兩廊兩護龍的殿宇建築,前殿計開三門,屋頂用硬山翹脊,中門前立石鼓並有粗壯的蟠龍石柱一對構成入口檐廊;檐廊兩側山牆的磚雕圖案上,額題嘉慶丁丑年桐月吉旦;正殿採用硬山翹脊屋頂,拜殿也有粗壯的蟠龍石柱一對,為同治7年戊辰(西元1868年)所立,所有的建築文物都代表著艋舺清水巖所經歷過的歷史歲月。

日治時代艋舺清水巖曾充當學校,後來也設立州立二中,為現今成功中學前身,至後來由於民生凋蔽廟貌殘破,至民國47年信眾聚資整修,恢復了往日的丰采。

三大祖師廟中,又以艋舺祖師廟最具歷史特色,象徵閩南人中三邑人、同安人、漳州人外的第四種移民勢力--安溪人,還見証了「頂下郊拼」,這場影響台北歷史甚鉅的械鬥事件。
2010年2月上映由鈕承澤導演、阮經天、趙又廷、鳳小岳主演的一部台灣電影《艋舺》,主角們所居、結義之背景地點即在艋舺祖師廟,大多數場景也幾乎都在祖師廟內,甚至有不少是在祖師神像前拍攝。